被慢性疼痛缠上?聊聊康复领域的 “体外冲击波”
久坐后颈肩僵硬、运动后足跟刺痛、阴雨天膝盖酸胀…… 这些反复纠缠的肌肉骨骼不适,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“修复信号”。而体外冲击波治疗(ESWT)这一非侵入性技术,正成为应对这类问题的理想选择之一。
什么是体外冲击波治疗?

体外冲击波是一种兼具声、光、力学特性的机械波,利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疾病的方法叫体外冲击波疗法。它通过机械效应、空化效应、热效应等特性,达到修复组织、松解粘连、扩张血管、镇痛消炎的作用。简单来说,这种治疗利用高能声波,精准作用于疼痛部位,刺激人体自身的愈合机制,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。
这些情况,它能帮上忙

作为成熟的康复手段,体外冲击波的适用范围覆盖多种常见问题,但具体需由专业人员评估判断:
• 足底筋膜炎:长期站立、行走导致的足底疼痛,尤其是晨起第一步痛感明显时;
• 肌腱类问题:如网球肘(肱骨外上髁炎)、高尔夫球肘,因反复用力导致的肘部肌腱不适;
• 肌肉慢性劳损:久坐、姿势不当引发的腰背肌紧张、酸痛,或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;
• 钙化性肌腱炎:部分肩袖肌腱钙化引发的肩部疼痛、活动受限问题。
这些注意事项,一定要了解
虽然体外冲击波是非侵入性技术,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,且使用时需遵循专业指导:
1
这些情况不适合
• 局部皮肤有破损、感染或溃疡者:避免治疗过程中加重局部炎症;
• 出血性疾病患者:未治疗、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患者;
• 孕妇(治疗部位靠近腹部)、婴幼儿:冲击波可能对胎儿或婴幼儿发育造成影响;
• 严重慢性病患者:严重心律失常、严重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;
• 使用特定医疗设备者: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;
• 急性疾病发作期:痛风急性发作、伤病急性期患者;
• 其他情况:治疗区域存在血栓、严重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。
2
过程感受
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或震动感,属于正常现象,若出现明显疼痛需及时告知操作人员。
3
术后护理
• 当天避免剧烈运动、长距离行走,治疗部位不承重;
• 若出现轻微瘀斑、肿胀,1-2 天内可冰敷缓解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;
• 配合康复训练:治疗后可按指导进行拉伸、肌力训练,加速恢复。
最后需要提醒的是,体外冲击波是康复干预的 “辅助手段”,而非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“特效药”。如果身体出现反复疼痛或不适,首先应及时就医,明确问题根源,再根据专业建议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 —— 比如疼痛急性期可短期结合药物,慢性期搭配冲击波与运动康复,才能更有效地改善身体状态。
编辑:应佳莹
一审:阮奕梦
二审:陈伟
三审:李凯
上一篇:【十年同心,共赴新程】宁波顾连家庭日,共绘秋日温暖记忆!
下一篇:返回列表

 





